公海赌赌船jc710(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您

王莉教授:骨松“重女轻男” 守护围绝经期女性骨骼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30 阅读

目前,全球至少有50%的绝经后女性正饱受骨质疏松的困扰。我国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1%,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51.6%。大多数女性会在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这时卵巢功能减退,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雌激素的大量丢失,造成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降低,更年期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为此,全科学苑特邀王莉教授分享“如何保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骼需有足够的刚度和韧性以维持其强度,承载外力,避免骨折。成年前骨骼不断构建、塑形和重建,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正平衡使骨量增加,并达到骨峰值;成年期骨重建平衡,维持骨量;此后随年龄增加,骨形成与骨吸收呈负平衡,骨重建失衡造成骨量丢失。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量流失更快。

骨质疏松症是如何出现的?王莉教授介绍道,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有一个亮点,就是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他们分别是WNT信号通路(LRP5、SOST、WNT10B、WNT16、SFRP1、FOXC2、LRP4、GPR177和CTNNB1)、RANK信号通路(RANKL、RANK和OPG)、维生素D信号通路(VDR和DBP)和雌激素信号通路。“这个介绍不仅梳理了发病机制,同时也给临床应用和科研指明了方向。”

王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卵巢功能对骨骼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卵巢分泌雌激素,雌激素可以减少骨量丢失。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出现波动,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骼重建的不平衡,特别是骨骼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但个体症状表现差异明显。王教授说:“患者就诊时,医师需要在改善更年期症状的同时,关注患者的骨骼健康,避免延误诊断时机。患者更年期症状得到改善,方可提高治疗依从性。”

识别“隐藏骨折”

脆性骨折的早期发现

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发病率甚至超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性就是骨折。王教授介绍道:“它像一个‘静悄悄的流行病’,部分患者没有显著症状,这就提示临床医师要格外关注患者的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脆性骨折,是在非暴力下,受到的外力常常小于从站立高度跌倒后所受到的外力导致的骨折。前臂、脊柱、髋部、肱骨4个部位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部位。王教授强调,“其中,后果最严重的为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因死亡率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摔’;患者一旦出现前臂骨折,一定要为其监测骨密度,筛查其他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脊柱骨折是常见的骨折部位,中国女性患者往往十分隐忍,腰背疼痛也不会立即就医,等到去医院拍片检查时,才发现早已骨折。因此,不管是患者还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务必重视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筛查!”

关口前移

防范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倡‘关口前移’,发生骨折后的治疗都是亡羊补牢。”王教授说,“现在所有的体检中心都有骨密度的检测。‘人老先从腿上老’,骨骼不健康,也就和健康长寿无缘了。”国民健康计划建议40岁以上人群进行骨密度测试,定期检查骨密度是早发现和早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骨密度监测仅进行超声骨密度是不够的,专业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吸收仪)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包括患者家族史、基础疾病以及药物相关因素。王莉教授强调,现在很多药物与骨代谢相关,例如长期服用抗焦虑抑郁药、保肝药物、控糖药物等,乳腺癌化疗后使用的部分药品,说明书上也清晰地写着可导致骨量的丢失。药物因素引发的骨质疏松症,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个体化治疗

作为医生,首先要评估患者的骨健康,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维生素D、钙剂常常与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需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是否骨折、基础疾病及其合并症,为其选择单药治疗、联合治疗或是序贯治疗。王莉教授的临床经验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不断汇总形成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的复杂性难以一言蔽之。

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上,王教授认为应该符合中国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指南(2022)》中也推荐了中成药骨疏康,临床应用也已证实,其具有补肾壮骨、活血益气等功效,对骨质疏松症有积极影响。这类药物已经做出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期待未来深挖中国人群的用药数据,拿出中国特色的甚至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数据,摸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


王 莉 主任医师

天津医院骨内科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首届骨密度测量与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ISCD)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天津分会名誉主任

《医学参考报》骨质疏松学专刊专家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第一届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顾问

天津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顾问

曾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全国委员

曾任天津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来源:全科学苑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lUUr84AvgfnHpKXuCdvXw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