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赌赌船jc710(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您

脑血疏口服液不同用药时点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肿大小及CD36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05 阅读



导读


目前,西医针对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仍以调整血压、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继发性脑出血和并发症为主,严重者则需进行外科手术。


中医对于脑出血有着丰富的认识,中医认为“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既是脑出血的病理基础,又是其病理产物,日久又可变生他证,以活血化瘀为核心治法的中药复方在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优势。


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是否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具有相似的功效,在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应用是否会增加血肿扩大或再发出血的风险,活血化瘀药的给药时机等问题,学界尚无统一定论。


目的


本研究通过建立VI型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模型,旨在观察以脑血疏口服液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不同给药时点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的疗效安全性及血肿周围组织CD36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尾状核注射W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预给药组(C组)、造模后6h给药组(E组)、造模后24h 给药组(G组)。


造模前,C组给予脑血疏口服液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7d。


造模后,C、E 和 G 组分别于各自时点给予脑血疏口服液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3d。


运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测脑内血肿体积,苏木-伊红染色(HE)观察血肿周围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血肿周围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IHC)观察血肿周围组织CD36阳性细胞数,蛋白印迹法( Westerm Blot)检测CD36蛋白表达。


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各组大鼠在造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

  • 与B组相比,C组及E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

1.png

脑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 

2.png

  • 病理染色显示:C、E、G 组较B组血肿周围组织坏死面积减少,周围组织疏松减轻,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善,线粒体数量增多。



  • 透射电镜显示:给药组可见神经元超微结构好转,线粒体数量增多,部分线粒体溶解呈小泡状,少量粗面内质网扩张( C1~C3)。

3.png


血肿体积

  • MRI检测显示,与B组相比,C、E、G 组大鼠血肿体积减小(P<0.05),其中,C、E组血肿吸收率显著提高(P<0.05)。


表2所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血肿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造模后1d 相比,预给药组、造模后6h给药组、造模后24h给药组血肿体积显著减少(P<0.05)。


4.png

图4所示:血肿清除率组间对比发现,预给药组、造模后6h给药组血肿吸收率远大于模型组(P<0.05)。

5.png

脑组织中CD36表达

  • 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与B组相比,C、E、G组大鼠的血肿周围组织CD36免疫标记阳性表达染色加深,数量增多,CD36表达水平升高(P<0.05)

6.png


脑组织中CD36表达

  • 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B组相比,C、E、G 组大鼠血肿体积减小(P<0.05),其中,C、E组血肿吸收率显著提高(P<0.05)。

7.png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脑血疏口服液不会增加血肿扩大风险及再出血风险,在不同时点给药均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促进大鼠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元结构损害,且在脑出血急性期6h内给药疗效最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脑出血后 CD36 的表达有关。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