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赌赌船jc710(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您

CPAM 2024|孙晓川教授:脑出血—精准诊疗 有效救治
发布时间:2024-03-11 阅读

2024年3月22日-24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华夏神经外科论坛于重庆保利皇冠假日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


脑医汇-神外资讯有幸在本届大会期间(2024年3月22日-24日)邀请到本次大会执行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晓川教授进行专访报道,欢迎各位道友阅读,分享!

图片

1.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当中面临的一项紧急病症,我们知道您在脑出血诊疗和研究当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对于急诊入院的脑出血患者,您是如何判断他是高血压脑出血还是其他类型的?



孙晓川教授

脑出血的确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神经急危重症或者神经重症。我们也经常考我们的学生,怎么判断什么原因导致的脑出血。我们知道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血管畸形引起的脑出血,烟雾病引起的脑出血,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我们该如何鉴别?其实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结合影像学来判断,例如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年龄偏大、CT/磁共振检查显示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这可能提示我们该病例是一个高血压脑出血。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年轻人发生了自发性脑出血,虽然也是突发头痛,与高血压脑出血一样,但是影像学检查发现,他的出血部位不是在常见的基底节区、丘脑、脑室、脑干,而是在各个脑叶,比如额叶、顶叶或者颞叶,我们就可能要考虑他是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脑出血。而如果一个有颈动脉斑块或者房颤的老年人,他在服用相应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时候出现了脑出血,可能就是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所以怎么判断脑出血的原因,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过去病史和影像学进行综合判断,进一步明确病人发病的可能原因或者病因。



2. 我们知道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有“黄金救治1小时”的理念,您认为该如何实现高血压脑出血“黄金救治1小时”的理念?



孙晓川教授

正如前面所说,脑出血(包括高血压脑出血)都是神经急危重症。一旦发生脑出血,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往往需要到医院就诊,越早到医院就诊,越有可能早期明确诊断,进行下一步处理,挽救他们的生命或者神经功能。


所以“黄金1小时”概念的提出,是告诉我们各级医生要抓紧时间明确诊断,它是病人抢救流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尽早到医院就诊,或急诊到就近医院,不要花长途时间转院,或多家医院反复转诊,这样会耽误时间。“黄金1小时”并不是要1小时做手术,它是一个就诊的概念。比如到了医院以后,我们要迅速控制他的血压,如果他血压升高,我们要迅速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选择头部CT,判断他的突然发病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所以“黄金1小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3. 从外科医生的角度上来看,能否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血管,确定出血点,并及时止血,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患者的紧急手术指征是什么?



孙晓川教授

这种理解可能缺乏一定的全面性。正如我们所说,不同原因引起的脑出血的破裂血管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高血压脑出血往往是基底节、丘脑的一些穿支血管在长期高血压基础上形成的粟粒样小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出血。这样的出血是否能够在最早时间找到出血点,其实是也不一定的。我们要明确,高血压脑出血以后,出血可以扩大到一定体积,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机体也可以有相应的反应,比如血管收缩、颅内压升高,导致出血血管受到压迫,出血在某一时间点停止。所以最后到我们发现的时候,出血量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些病人可能出血量大,造成了脑疝,情况就非常危急;有些病人可能出血量并不大,病情相对比较好。所以是否要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个血管,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通过手术判断,有时候我们在影像学上就能大致判断可能是哪一类血管(比较粗的血管还是比较细的)出血。是否要进行急诊手术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其实要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个体化处理。比如这个病人血肿量已经比较大了,我们必须要挽救生命,就要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碰到了出血点,我们肯定要止血。但如果这个病人血肿并不大,生命体征稳定或者没有昏迷,我们一般不主张在6小时以内进行手术,因为6小时以内病人病情不稳定,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果血肿量并没有造成患者颅内压明显改变或者威胁患者生命的时候,我们采用保守治疗,稳定他的血压、生命体征和整体情况,观察血肿的进一步演变,以及其是否有手术指征,所以是否要行术中止血是根据病人情况来决定的。现在国内主流的指南也提到,真正紧急手术情况是有昏迷和脑疝发生,或颅内压超过了25 mmHg,或影像学观察到比较多的中线移位,这些情况是主张越早开刀越好,并没有对中等出血、病情比较轻的病人主张早期开刀。这还要做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对少量或中等量出血患者,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法开刀?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4. 您怎样看待现在的脑卒中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这种系统的开发对医生的决策和患者的预后有什么实质影响?



孙晓川教授

智慧医学、智能系统、AI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发展起来,这些技术也很快在临床上使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比如有些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出血、辅助神经医生做出处理决策的系统已经开始在临床试用,我们科室团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脑出血AI诊疗系统的初步验证,也开始在临床验证。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系统呢?中国幅员辽阔,医疗中心和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是不一样的,医生经验和当地医院的医疗条件也不一样。为了提高脑出血的救治率,我们需要一个均质化的诊治,这依靠医生个人经验的积累和实践是相对比较缓慢的过程。如果我们有一个智能化的系统,在全国大中心和基层医院都能使用,就能帮助从大中心到基层医院的医生做出比较合理的、迅速的诊治,对于我们及时、正确选择处理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觉得AI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




5. 现在有多项专家共识和诊疗指南均将脑血疏口服液推荐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清瘀恢复良药,您如何看待这一产品?



孙晓川教授

实际上我们也参与了国内康德智院长牵头的脑出血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在处理颅内出血时,药物可以加快血肿的吸收,促进病人的功能康复。前面我都提到了,不是所有的脑出血都需要进行手术。大血肿开刀以后可能还有血肿残留;有些病人因为各种原因不选择开刀,或他的血肿量没有达到必须急诊开刀的程度。这种病人的血肿的自然吸收进程可能比较缓慢,影响到功能恢复。实验研究已经发现血肿分解会造成进一步的继发性脑白质损害,影响病人后期功能康复。所以这个研究提示,即便小血肿,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术清除掉,但是手术毕竟是一个创伤,我们能不能有一个非手术方式,比如药物方式、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可以帮助颅内出血在不开刀的情况下也能较快吸收,帮助病人功能恢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脑血疏这个产品的开发其实为临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帮助,一个新的选择。也就是说,那些自发性出血、手术后有残留、不愿意开刀、或者有开刀禁忌症(比如年龄大)的病人,我们想让血肿尽快吸收,促进病人功能康复,就可以选择脑血疏来帮助这些术后的病人或者没有开刀的病人。实践证明的确有很多病人通过服用脑血疏,获得了很好的恢复。


6. 我们了解到您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七届华夏神经外科论坛》上担任执行主席,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此次论坛的主要焦点和内容吗?



孙晓川教授

首先非常高兴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的刘丕楠主委,他担任主委以后,第一次把华夏论坛放在重庆,也把承办会议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们重庆及周边地区(或者叫西部地区)神经外科发展的推动。


大家都看到,今天来参会的全国专家非常多,大概有140多位专家。这些专家都是神经外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各地、各亚专业、各级别医院(既有教学大医院,也有省市级医院)专家云集一堂。华夏论坛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交流平台,各种学术观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发挥,交流和争鸣。


此外,华夏论坛跟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的一些特点有关系,因为华夏神经外科论坛的第一任、第二任和张俊廷主委到现在的刘丕楠主委都是颅底专家,所以这个会议也是以颅底交流为主,也有一些其他神经外科亚专业的专题报道,比如刚才我在会议上交流的脑血管疾病。华夏神经外科论坛还有颅底手术竞赛,我们在中国医促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的组织下,每年要举办全国颅底手术竞赛,主要为中青年医生提供一个平台。华夏论坛还有一个内容,即每次学术交流完以后,我们都有一个“华佗工程”的帮扶任务,就是到基层医院开展义诊,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明天我和张俊廷主任、刘丕楠主任等几位专家都要到璧山区开展“华佗工程”的义诊任务。


所以总的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一个基层帮扶平台,同时也是年轻医生的成长平台。



XML 地图